以“莆田系”為代表的民營醫院,最近從傳說變成了傳奇。沒病變有??;小病變大??;只要掏錢,再嚴重的病都能“治”…… 話匣子記者化身患者,暗訪求證,結果見證了“奇跡”!
上海明珠醫院耳聾診療中心,號稱能夠治愈神經性耳聾。記者花費近萬元,卻發現用于穴位埋植治療的所謂國際先進技術的生物蛋白,竟是普通的外科縫線!
?
事件回放
?
記者的暗訪源于浦東惠南鎮一位王先生打來的求助電話。
這位王先生是盲人,最近幾年又患上了神經性耳聾,上海幾家著名的??漆t院他都走遍了,看過的醫生都告訴他,無法治愈,只能戴助聽器。
?
王先生心有不甘,通過盲人專用的讀屏軟件,在網上搜到了號稱能治愈神經性耳聾的上海明珠醫院。4月4日,王先生來到了上南路3300號的明珠醫院。
?
一位自稱來自北京的專家給王先生看了病,信誓旦旦地說,可以治好,但是得花錢!(等一下,這句話怎么這么耳熟……)
怎么治呢?專家說,用國外進口的、高級的生物儀器,在耳朵上植入生物蛋白,一個穴位要七百塊,最少要打五個穴位,王先生可以最多可以打十個穴位,一個月見效,三個月治愈。北京已經有三萬人被他們的方法治愈了。
?
王先生當時毫不猶豫掏出身上僅有的三千多元,打了五個穴位。但現在已經過去一個月了,效果完全沒有不說,耳鳴更嚴重了。
?
?
暗訪調查
?
聽力沒有任何問題的記者以患者身份來到這家醫院,在做過簡單的檢查后,一個自稱姓譚的專家說,記者患了“感音神經性耳聾”。
還做了檢查,檢查結果是鼓膜內陷……
至于治療的方法,和王先生的一樣,在耳朵穴位上埋蛋白。這個蛋白可不簡單,是國外進口、中西醫結合!兩三天就能見效。
當記者問:“為什么上次我去汾陽路五官科醫院他們為什么沒有這個技術?”
譚姓專家說:“它不是專業的治療這個問題,我們是專業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看耳聾耳鳴,所以我們做得精?!?/span>
譚專家讓記者埋十個穴位,還另外開了六天的液體和口服藥,一共花了近一萬元。
進了手術室,記者看到,所謂國際先進技術的生物蛋白,包裝袋上卻寫著江西龍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可吸收性外科縫線。
另外,處方單和注射通知單上的醫生簽名居然不是譚專家,反而是一個未曾謀面的名字“王德華”。
記者當然沒有神經性耳聾,借故拒絕治療,離開了明珠醫院。
?
?
神經性耳聾可以被治愈嗎?
?
新華醫院眼耳喉鼻科專家楊軍的回答是,如果是一到兩周內突發的耳聾,病發當天去治療,可能有效果,但超過一個月肯定是沒有效果。而且在中華醫學會的耳聾治療指南中,也根本沒有所謂的生物蛋白埋穴位的技術。
?
而明珠醫院所謂國外進口蛋白,記者看到的那盒“可吸收性外科縫線”,就是羊腸線!岳陽醫院五官科主任張劍寧說,這其實說“是一種可吸收性的長絨線,通過羊或者牛提取這種蛋白,不是什么特殊的蛋白?!?/span>
?
?
? ? ? ? ? ?譚醫生?王醫生?傻傻分不清楚
?
說記者患了神經性耳聾的專家自稱姓譚,但記者在付費窗口支付9330元的醫藥費時,卻發現處方單、治療單、注射通知書上的簽字醫生不姓譚,而是一個叫王德華的人。
到底是誰看的???誰來對開出的處方和診療的結果負責?記者打破砂鍋問到底。
一位姓柳的護士口中把譚醫生稱為“譚主任”,她向記者解釋:這位“譚主任”只看病,醫院另外給他配了個助手來打單,也就是王德華醫生。
?
記者拿著處方單去找譚醫生,譚醫生解釋說,我沒電腦,所以處方單上沒我的名字。
?
這是什么理由?!記者又打通了醫院總值班室的電話,總值班室石女士的回答,讓記者吃了一驚!
?
記者:我想請問一下,你們耳鼻喉科有幾個醫生???
石女士:有好幾個醫生,你問哪個醫生???
記者:他說他姓譚,但是醫囑下面的是姓王。
石女士:王醫生??
記者:肯定不是。
石女士:他本來就是王醫生呀。沒有姓譚的,你是否耳朵沒聽清呀?
記者:我聽的非常清楚。
石女士:我了解了一下,那天接診的給你看病的就是王醫生,沒有姓譚的這個人。?
萬萬想不到,醫院居然還會“大變活人”!
“譚主任”,王醫生,給記者看病的到底是誰?居然成了一樁懸案!
?
?
? ? ? 院長自曝:耳病治療中心只有一個醫生
?
按照規定,醫院成立治療中心要向主管部門申請,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對醫院的綜合實力進行評估、審核。通過后,方可掛牌。那么,上海明珠醫院耳病治療中心的綜合實力到底怎樣呢?
幾經周折,記者打通了明珠醫院張院長的電話。又是一個萬萬沒想到,張院長會那么“坦誠”!
他直言,明珠醫院耳鼻喉科只有一個醫生。之所以設立耳病治療中心,“民營醫院嘛!吹噓吹噓自己,夸大抬高自己,可以多吸引一些病人?!倍^高科技生物蛋白(就是外科縫線?。?,每個穴位七百元,十個穴位七千元,這個收費的確比他們在物價部門備案的價格要高,而且“高得離譜”!備案價格其實只有六十元。
這位張院長自稱原先是浦東新區一家社區衛生中心的主任,退休后來到這家民營醫院。說到自己的工作,張院長也很實在,“不管具體經濟上的,主要是協助老板管理管理?!倍?,他既是院長,又是副院長,醫務科也是他管,“一個人承擔很多工作”。
記者的采訪經驗也算得上豐富了,聽到這里,還是不由得驚呆了!
張院長,你真忙!
不過接下來,主管部門,該是你們忙了吧!
明珠醫院是否涉及無證行醫?是否涉及虛假宣傳?是否有違規收費?耳病治療中心又是怎么開出來的?
記者把采訪中了解到的情況和這一連串問題,都匯報給了主管部門,靜候答案。